esb世博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人才引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院快讯>>正文
学院快讯
esb世博网举办专业讲座:一次分家——一座闽东大厝的历史人类剖析
 

2021年4月10日晚上,“肆月在野”系列讲座第二场在汕头大学科报厅开讲,嘉宾蔡宣皓老师为师生带来“一次分家——一座闽东大厝的历史人类剖析”主题讲座。

蔡宣皓老师现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在读博士生,常青院士助理,曾于上海大学开设《中国建筑史》课程,本次受邀至esb世博网担任工作坊任课教师,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分享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并进行专业指导。

 

 

讲座上,蔡老师首先从一张民居邮票说起,以此为例谈及形式分析在风土建筑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局限,并解答了问题:如何通过观测“结构过程”摆脱过度的视觉依赖,破除形式分类对丰富事实的错误裁剪,并挖掘风土建筑形式背后的深刻意涵。

随后,蔡老师引出本次讲座主题:闽东大厝。在详细介绍了闽东大厝的地理、文化背景后,他又讲述了自己在当地进行田野调查时的经历,包括如何深入本土搜集史料,如何结合历史学与人类学方法解读有关风土建筑的重要信息等。蔡老师认为,正是基于对“结构过程”的理解,使他得以捕捉到“分家”这一家庭重组过程节点对于观测建筑空间观念的重要作用。

 

 

据介绍,长存于闽东历史中的“阄书”资料,是记录“分家”的重要文书。“阄书”对等级秩序进行了严谨的划分,有助于精确定位建筑空间。蔡老师剖析了一步步定位的逻辑,通过“绝对”“相对”两种定位标尺,展示了传统大厝平面形式以外精密的空间秩序。基于此,蔡老师又分析了大厝产权分配的情况。明清时期,宗法伦理庶民化促使大厝中对仪式空间的需求大大增加,灵活开放的大厝木结构为空间融合提供了便利。蔡老师再次强调,“结构过程”这一研究视角为形式分析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最后的现场问答环节上,台下师生针对讲座内容提出了不少问题,引发现场对民风民俗的热烈讨论。此次讲座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充分感受到创新建筑学研究方法、融合跨学科方法的重要性。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4-2020 esb世博网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