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b世博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人才引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院快讯>>正文
学院快讯
扎根优秀传统文化 引导学生爱国奋斗
 

——艺术学院师生前往陈慈黉故居参观调研

   为进一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切实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用。10月21日,艺术学院组织环境艺术专业师生前往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陈慈黉故居开展传统建筑寻访和调研,引导学生了解潮汕历史和传统建筑,鼓舞学生担当使命。


   踏观百年侨宅,深触寻根之情

   陈慈黉故居由旅外侨胞陈慈黉家族兴建而成,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至民国时期,历时近半个世纪完工,是广东省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陈慈黉故居包括了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和三庐书斋,总占地面积2.54万平方米,共有厅房506间。师生参观了陈慈黉故居的主楼以及侨批文化展示专栏,感叹于其精巧考究的建筑工艺,也感受到其在海外创办实业的奋斗精神和心系桑梓的家国情怀。

   绘百年侨宅于纸,感悟爱国文化于心

   宅内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以潮汕典型的驷马拖车为主体,建筑风格中西合璧,通廊天桥,萦回曲折,整个建筑显得既古朴典雅,又富丽堂皇。环艺学子忍不住驻足停留,拿起手中的画笔和速写本,将这美好的景色在本子上记录下来。用画笔描绘百年建筑的魅力。

   微党课学习历史文化,引领学子爱国奋斗

   随后,环境艺术专业师生在陈慈黉故居的党团活动室开展了“邂逅百年侨宅同身受,重温峥嵘故事汲精神”主题微党课。陈慈黉故居是潮汕文化的一个缩影,蕴含了华侨华人“叶落归根”的传统思想,体现着海外游子回报桑梓的乡情,也成为侨村触发乡愁、联结乡亲的符号。作为环艺学子,要加深对保护潮汕古建筑的关注与认识,通过不断学习奋斗,回馈家乡和祖国,共同努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师生通过参观学习陈慈黉故居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体会潮汕的民居风采和文化底蕴,并以专业视角记录、诠释潮汕建筑,共同调研了解潮汕文化保护传承及古建筑修缮保护情况,探讨寻找保护和发展传统建筑的新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保护好古建筑,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所思所行,也是新时代环艺学子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


22级 环境设计 胡嘉琳

参观陈慈黉故居,不仅让我们切身感受了百年侨宅的建筑魅力,还使我们对先辈峥嵘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对现在的美好生活既倍感幸福,又充分意识到肩上的重任。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艺术力量。


22级 环境设计 邓家怡

走在陈慈簧故居里面,我感触良多。相比于现代建筑门窗,陈慈黉故居的门窗巧妙地将海外建筑材料和传统的潮汕民居建筑材料组合在一起,展现了陈慈簧博采众长、视野开放的特点。这也给我很大的启发。潮汕建筑一直在求新求变,我们也应当学习潮汕人民匠心巧思,锐意开拓的精神,在今后的设计学习中,将其中传承与发展的精神内核发扬光大。


22级 环境设计 黄俊侯

本次团日活动让我深有感触。这个故居一砖一瓦都是故事,都蕴含着陈慈簧及其家人情系桑梓,希冀报效参与家乡经济发展和建设的情怀。陈慈黉故居是弥足珍贵的侨宅,是潮汕的,更是中国的。作为汕大学子,我们要努力用我们的专业知识讲好华侨故事和汕头侨乡故事,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侨”的文章做出应有贡献。

文字:张悦 郭春娟

摄影:赖荧楹 林峰 谭玉盈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4-2020 esb世博网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